1.综合题- (共3题)
1.
“自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国人逐步认识到,救亡图存是我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但是如何才能救亡图存,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看法,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 A 派,首先意识到了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技术层面的落后,于是以“ B ”、“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而 C 和 D 为代表的一批改良派知识分子,却主张从政治层面进行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民国成立后,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又从思想文化层面发起了一场 E 运动。他们以《民报》为主要阵地,高举着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发起了猛烈进攻,特别是1917年以后,陈独秀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请将上述材料中的字母处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下面。
A: B: C: D: E:
(2)上述文段中的叙述出现了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在 ,应改为 ;
②错在 ,应改为 ;
③错在 ,应改为 ;
(3)在政治层面上,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政治改良运动以外,资产阶级还领导了一次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请写出这场革命运动的基本信息(包括运动名称、爆发时间、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对这场革命的结果做简要评价。
(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亡图存的活动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探索对我们有何启示?
(1)请将上述材料中的字母处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在下面。
A: B: C: D: E:
(2)上述文段中的叙述出现了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在 ,应改为 ;
②错在 ,应改为 ;
③错在 ,应改为 ;
(3)在政治层面上,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政治改良运动以外,资产阶级还领导了一次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请写出这场革命运动的基本信息(包括运动名称、爆发时间、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对这场革命的结果做简要评价。
(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亡图存的活动历程,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探索对我们有何启示?
2.
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革命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图二中的这一面军旗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打出的?这一事件结果如何?
(3)图三中的这座小楼,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远征。请问这次远征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次“远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胜利,距今(2016年)已经多少年?这次远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1)图片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革命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图二中的这一面军旗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打出的?这一事件结果如何?
(3)图三中的这座小楼,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远征。请问这次远征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次“远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胜利,距今(2016年)已经多少年?这次远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歌曲《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1)材料一中的歌词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东北人民这样的悲惨遭遇跟材料二中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关系?
(2)同学们在学习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时,都很难理解,蒋介石为什么下令不抵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予抵抗的原因。
(3)1937年9月,蒋介石终于放弃其剿共政策,正式同意联合共产党抗日,并改编工农红军为八路军、新四军。请问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蒋介石的这种转变?
材料三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之内,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达三十万人以上。其杀人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从2014年起,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悼念大屠杀的死难者。2016年的公祭日当天,日本《产经新闻》以“验证南京事件的虚构性, 熊本召开恢复熊本第6师团名誉集会”为题进行了报道,不仅把大屠杀以“事件”一笔带过,而且认为此事件是虚构的。日本ANN电视台的报道也说,三十万这一数字在中日之间存在差异。
(4)阅读材料三后,你对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有何看法?面对当前日本媒体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5)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歌曲《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1)材料一中的歌词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东北人民这样的悲惨遭遇跟材料二中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关系?
(2)同学们在学习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时,都很难理解,蒋介石为什么下令不抵抗。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予抵抗的原因。
(3)1937年9月,蒋介石终于放弃其剿共政策,正式同意联合共产党抗日,并改编工农红军为八路军、新四军。请问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蒋介石的这种转变?
材料三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之内,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达三十万人以上。其杀人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从2014年起,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悼念大屠杀的死难者。2016年的公祭日当天,日本《产经新闻》以“验证南京事件的虚构性, 熊本召开恢复熊本第6师团名誉集会”为题进行了报道,不仅把大屠杀以“事件”一笔带过,而且认为此事件是虚构的。日本ANN电视台的报道也说,三十万这一数字在中日之间存在差异。
(4)阅读材料三后,你对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有何看法?面对当前日本媒体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5)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选择题- (共25题)
5.
八年级五班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这个话题,四位小组成员的发言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清朝的政治制度不如英国 | B.清朝的武器装备不如英国 |
C.清朝政府的战争意志不如英国 | D.清军可调部队不足 |
8.
通过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从清政府获得了一项以前西方国家都没有获得过的特权,这一特权是( )
A.清朝向日本割让土地 | B.巨额的战争赔款 |
C.允许日本开设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0.
同学们在讨论《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给中国人民增加的新的沉重负担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④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11.
十九世纪的六十到九十年代初,中国沿海和沿江的一些城市里,出现了一些使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请问开办这些企业的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 B.清政府的一些官员 |
C.外国资本家 | D.一些爱国知识分子 |
12.
下图中人物被杀,意味着推行了仅仅103天的戊戌变法失败。这场变法之所以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改革的措施不彻底 |
B.袁世凯的倒戈 |
C.改革派没有掌握实权 |
D.没有明确的变法内容 |
14.
当你读到“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能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能低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传单和口号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一二九运动 | D.西安事变 |
15.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以下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①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②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成立 ④1926年,北伐战争顺利推进到长江流域
①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②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成立 ④1926年,北伐战争顺利推进到长江流域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在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汉口召开的会议上,***指出“需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面取得的。”***最早亲自实践自己这一理论是在( )
A.领导南昌起义 | B.领导秋收起义 |
C.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 D.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
17.
八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整理周恩来的事迹。下面是从四位同学整理的笔记中摘录的内容,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内容有错,请指出来( )
A.大革命时期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 B.长征时期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
C.西安事变爆发后,前往西安调解 | D.1945年陪同***重庆谈判 |
19.
1946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的这种自信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
A.***对自己军事才能的高度自信 | B.***对蒋介石才干的正确分析 |
C.解放军打仗勇敢,纪律严明 | 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
20.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在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的情况下,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你认为,中国人民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 |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军精锐部队 |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
D.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23.
小明同学在一份资料上看到一张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贺龙戴着国民党军帽,拍摄于1938年的照片,他得出的恰当判断应该是
A.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 |
B.国民党加入了共产党 |
C.工农红军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 |
D.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 |
24.
“时间:1937年;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果:歼敌一千余人;历史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 )
A.百团大战 | B.台儿庄战役 | C.平型关大捷 | D.平津会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