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省瓜州县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3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9

1.综合题(共4题)

1.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
(1)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2)这一时期列强强迫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影响?
(3)在近代,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个代表人物,并说说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材料三: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ctv.t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去唱好这首“青春之歌”。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2)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标志?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3)请举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两次重要战役和指挥员。
(4)抗日战争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三:“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
请回答:①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
③蒋介石定要***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④***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

2.列举题(共2题)

5.
三民主义的内容
6.
列举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

3.判断题(共9题)

7.
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与***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8.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始。( )
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
    
10.
1937年,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卢沟桥发动突然袭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 )     。
11.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
12.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华东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
13.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
14.
“大军合力战淮海”,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为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奠定了基础。( )  
15.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 )     。

4.选择题(共13题)

16.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7.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指挥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18.
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19.
“卢沟桥事变同时唤醒了一个民族”,对这句话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A.它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B.它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它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0.
国民党统治在中国大陆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国民党败逃台湾
21.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长春B.沈阳C.北平D.上海
22.
***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23.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事?(   )
A.近代中国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十年内战
24.
1945年8月,***亲赴重庆是为了(   )。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B.改组国民党C.签订停战协定D.争取国内和平
25.

从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    )  

26.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孙中山
27.
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田汉    D. 徐悲鸿
28.
看电影是我们闲暇时的消遣方式之一。那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风云儿女》B.《铁蹄下的歌女》C.《定军山》D.《桃李劫》

5.填空题(共1题)

29.
1927年4月18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2道)

    判断题:(9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