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浪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
(2)材料一中“旗帜”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材料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这件事起到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浪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
(2)材料一中“旗帜”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材料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这件事起到什么历史作用?
2.选择题- (共17题)
4.
小丽同学在笔记中写道“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西藏的和平解放
5.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
9.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完成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D.中共八大召开 |
1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此处所说的“里程碑”是指:( )
A.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B.选举出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
C.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12.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③常温下X能与氧气反应而Y不能;④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价.
13.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③常温下X能与氧气反应而Y不能;④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