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年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30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支持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
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材料一中“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典型代表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在原有体制内进行改革”的国内外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况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进程上有何变化?
2.
读图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开始进行了进行政权的尝试。图一时间和图二事件相距多少年?各自有什么意义?
(2)两个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
探究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某校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文汇历史】
某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
一军人:“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这个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一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一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掉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某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定的?请用史实说明该条约能否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图说历史】

请回答:
(2)图片反映了纳粹势力的灭亡,出现该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聚焦现实】
2016年8月15日,在靖国神社门口的广场上,又开始出现靖国神社参拜或凑热闹的日本人迄今,靖国神社前的那支队伍并不代表日本的变化方向,而是安倍晋三成为日本首相后的日本政府自民党安倍政权主张行使集体自卫权、要对宪法做出扩大性解释,更要修改宪法。68年的和平,是几代日本人亲自经历了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和平,日本才在世界上第一次走到了经济规模四十余年雄踞世界第二。但今天的日本,在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失落以后,政治家找不到振兴经济的新思路。经济在倒退,日本走向保守,不少舆论希望在过去的战争光环中找到出路。认为二战前的战争是日本的“自卫”战争,或者是日本对亚洲的“解放战争”,这样的舆论在今天的日本依旧有着较大的市场。自明治维新后,为了“解放战争”“自卫”战而死去的日本军人,才是值得“崇敬”的对象。日本舆论并没有真正去反省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在日本对外战争性质问题上很少作明确表态。在国家层面上,日本与德国不一样,日本继承了战前的天皇制,国旗军旗沿用战前的标识,后来重建的战舰等继续使用战前被美国炸沉的军舰名称。
(3) 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选择题(共11题)

4.
(题文)“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后的第一组条约。这段材料的空格处应填写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陈潭秋回忆录中说“在上海找不到继续大会工作的适当地点,决定了到杭州西湖去。但是在到出发前,又得出了结论,西湖不是适当地点,因为那里游人太多。因此即在嘉兴的南湖举行。这里虽有游人但较少。到那里后,我们即租了一只大船,买了食物、酒,好像游人一样,在湖上的船中进行大会的工作”。回忆录中记载的会议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有了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
如图是1950年流行的一幅木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B.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农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D.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7.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 )
①是各自孤立互不影响的 ②是受国家保护的 ③能从服饰.饮食.传统节日表现出来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8.
“十三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安排3.5亿元支持旅游发展。如果你去新疆旅游,你可能看到的具有维吾尔风情的舞蹈是 (    )
A.B.
C.D.
9.
2015年7月1日,内蒙古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根据你对内蒙古的了解,有可能是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 ( )  
①马头琴  ②吊脚楼  ③敖包   ④唐卡绘画艺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0.
下图是某位企业职工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和过去几年的工资条有了几项新增的项目(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说明(   )
姓名
年月
基本工资
……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
XX
XX
XXX
……
XXX
XXX
XXX
……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B.对外开放的深入
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1.
利物浦是英格兰西北部的一个著名港口城市,英国第四大城市,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99年,利物浦商人的第一艘船进行非洲航行。18世纪末来往于非洲直接的船只已经达到上百艘,导致船只增多的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盛行
D.工业革命的进行
12.
美国奥斯卡提名电影《为奴十二年》揭开了美国黑奴制度废除前的黑暗一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终于废除了黑奴制度,对美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B.允许黑人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南方军队
C.解放黑人奴隶,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D.黑人奴隶踊跃参军,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3.
“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重大发明是
A.飞机
B.汽车
C.汽船
D.火车
14.
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良好的经济基础②重视科技教育③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④美国的经济援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