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城关中学2017届初中学业水平检测(5月18日)历史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3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除赔款外条约还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①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②比较以上两段材料,《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又丧失了哪些主权?
③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区别?
2.
阅读下列材料:
时间
历史事件
1989年
戊戌变法
1911年
辛亥革命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开(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强调要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随后,广西、新疆、宁夏、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根据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整理
根据材料提供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任意选取其中的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出的主题加以阐述说明。〔要求:主题立意明确精炼:史实阐述符合主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后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中,最重要的是上海……上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居于特殊的地位,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最大的桥头堡垒。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

材料二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上海成为“新开放的通商港口”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
(2)据材料二,请写出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3)材料三图片是在上海参加某次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的合影,请写出该会议的名称。
(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从这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2.选择题(共14题)

4.
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时代诉求的是(   )
A.“自强”“求富”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民主”“科学”
5.
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
6.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九一八事变
③卢沟桥事变
④平津战役
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7.
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8.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面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9.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
10.
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11.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
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12.
(题文)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3.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1953年B.1954年C.1978 年D.1982年
14.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D.民族自治国家
15.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革命的推动
16.
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反对霸权主义
C.“求同存异”的方针D.打击恐怖主义
17.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