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30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综合题(共2题)

1.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和制造的一次屠杀中国人达30万之多的惨案名称。
(3)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

(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请指出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的根本原因。
(5)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斗争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请写出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
(6)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1955年周恩来提出的   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标志性的三件大是     
(7)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举2例说明。
2.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爱国】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五四精神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富强】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 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5)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你打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7)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选择题(共28题)

3.
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
鸦片战争期间,青州旗兵血战镇江,抗击英军,镇江人民建忠烈祠,彰其忠勇,其“忠勇”精神可表达为( )
A.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B.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C.舍生千里赴国难,取义何曾惜自身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其中便利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规定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
B.赔偿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设通商口岸等
6.
下图为2013 年发现的长眠于黄海海底的沉船,被考古人员命名为“丹东一号”。到目前为止,从中打捞出包括印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等诸多文物。由此推断这艘沉船失事于(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7.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中学生学习历史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119年是公元前2世纪末B.1894年是旧历辛丑年
C.九一八事变爆发于民国19年D.2016年是全面内战爆发80周年
8.
严复曾被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他在译著《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呼吁(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B.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实业救国,兴办民族工业D.效仿西方,实行维新改革
9.
邮票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
A.B.C.D.
10.
“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1.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2.
九年级(4)班的同学为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设计的“历史图片”中,最适用于新文化运动的是
A.民主科学,解放思想
B.人文主义,破除神权
C.爱国进步,唤醒同胞
D.三民主义,革命号角
13.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
14.
如下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 )   
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
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
15.
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
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作战时间B.作战部队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
17.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为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如果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一下最适合的歌词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C.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8.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基本特征的口号。下列口号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特征的是( )
A.“民主”和“科学”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D.“宁为战死鬼,做亡国奴
19.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0.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秋收起义B.血战卢沟桥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大捷
21.
下面是民国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1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B.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22.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B.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23.
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是指我国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哪项政策(  )
A.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实行行业公私合营
C. 没收资本家企业     D.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24.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25.
盲目追求钢产量高指标,全国星期大炼钢铁运动,这一现象出现于(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运动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农业合作化时期
26.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27.写近义词

譬如—{#blank#}1{#/blank#}   结局—{#blank#}2{#/blank#}

28.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对世界开放转变。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29.
在哪一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30.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
①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