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的敌视政策时间持续之长、对中国主权完整与***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 那种可以缔结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美国敌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的影响。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关系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的敌视政策时间持续之长、对中国主权完整与***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 那种可以缔结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美国敌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的影响。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关系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60多年来,一个甲子的轮回。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一支由______、________、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
(2)写出材料二横线处应填的部队名称。
(3)阅读材料三判断,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材料三表明,推动该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阅读图二、图三,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

材料二60多年来,一个甲子的轮回。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一支由______、________、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陆战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钢铁长城”。
——《光明日报》
材料三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部队,国庆35周年阅兵时首度公开亮相,只有一个方队、九枚核导弹。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已经扩大为四个方队,27枚导弹,由单纯装备核弹变成核常兼备。我军已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拥有远程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方队已经变成5个,导弹数量增加到108枚,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有了自己的巡航导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炮兵的建设发展也必将步入一个快车道。——专家邵永灵:从大阅兵看战略导弹部队发展。
(1)阅读图一,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介绍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2)写出材料二横线处应填的部队名称。
(3)阅读材料三判断,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材料三表明,推动该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4)阅读图二、图三,谈谈你的感受。
3.
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4.
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 | B.南京 | C.广州 | D.厦门 |
5.
2001年10月,中国成功地组织了APEC会议,这表明( )
A.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 | B.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C.中国十分注重展示自己的国际形象 | 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永不改变 |
7.
(题文)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8.
中天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个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个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9.
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 B.雅尔塔会议 | C.万隆会议 |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10.
(题文)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 |
B.中日邦交正常化 |
C.“一个中国”的原则 |
D.中国加入联合国 |
11.
新中国成立,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④③ | C.④①②③ | D.②①③④ |
12.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B.绥靖政策 |
C.“杜鲁门主义” | D.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
13.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
C.1972年,中日建交 |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16.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 | B.稳定的国内形势 |
C.人民群众的愿望 | D.决策者的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