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6题)
2.简答题- (共2题)
7.
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材料: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请回答: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2)材料中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2分)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哪次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2分)
材料: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请回答:
(1)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1分)
(2)材料中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国共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2分)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在哪次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2分)
8.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以下三幅图片呈现了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请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友情提示:观察三幅图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12分)

请回答:
(1)三幅图各反应了哪一历史事件?(3分)
(2)图一的人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1分)
(3)图三的人手里拿的文件名称是什么?(1分)
(4)用一句话概括图一和图二图三之间的关系。(1分)

请回答:
(1)三幅图各反应了哪一历史事件?(3分)
(2)图一的人物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1分)
(3)图三的人手里拿的文件名称是什么?(1分)
(4)用一句话概括图一和图二图三之间的关系。(1分)
3.选择题- (共17题)
9.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⑥⑦ | D.④⑤⑥ |
10.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
11.
关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下列选项表达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
B.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
25.
小明的理想是当导演。如果他要编排一个以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剧本,请你设计正确的剧中场景道具( )

A.(1)(2)(3)(4) | B.(1)(2) |
C.(3)(4) | D.(1)(2)(4)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