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7届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25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8/9

1.综合题(共2题)

1.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1927年4月,“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哪些人的利益?
(4)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5)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2.
19世纪60年代,中俄两国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材料二:当时一位俄国官员在谈到农奴制度废除后农民的变化时说道:“解放了的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根据材料一回答: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
(2)你是否赞成材料二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三总结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为实现“自强”“求富”,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4)同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史称什么?
(5)请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的共同作用。

2.选择题(共11题)

3.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4.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七大”的召开D.南昌起义
5.
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抗战
C.西安事变
D.台儿庄大捷
6.
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A.中原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
C.大别山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
7.
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A.
B.
C.
D.
8.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9.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一国两制”构想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
观察下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内容是( )
A.《伊利亚特》
B.《一千零一夜》
C.《圣经》
D.《汉谟拉比法典》
12.
1726年,伏尔泰曾评价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牛顿用的“真理”是(  )
A.启蒙思想B.进化论C.经典力学D.相对论
13.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A.德国、俄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
C.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