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二镇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5月月考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2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8

1.综合题(共2题)

1.

(1)图一拍摄于什么时期?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2)图二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一幕情景?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什么情景让你印象深刻?
(3)图三反映了建国初党采取的哪一重大措施?
(4)从图一到图三,你认为人民军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2.
新中国外交,经过几代领导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晤,周恩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了联合声明。
(1)简述材料一提出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下图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时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另一个时代”指什么?中美之间为开启“另一个时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图说历史

注释:图二是2001年上海APEC会议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些外交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回答,你认为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4题)

3.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
A.大决战开始了B.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D.解放战争打响了
5.
下图为1945年***与蒋介石在陪都的合影。这张合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重庆谈判C.解放战争D.平型关大捷
6.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警卫员给毛主席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主席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三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7.
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香港澳门回归
8.
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
A.恢复了国民经济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消灭了地主阶级
10.
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的歌”。其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25日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13.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4.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实现路线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
读下图,安徽省某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去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的推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6.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7.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18.
深圳是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浦东是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这三个区域的相同点是
A.都是改革的试验区
B.都促进了沿海的开发
C.都是近代开放的口岸
D.都推动了京津冀发展
19.
著名作词人蒋开儒说:无论是《春天的故事》还是《走进新时代》,都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潮流中,自己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最为强烈的情感呼喊。下列情景与那个时期无关的是(  )
A.春播的田野上,一家人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街头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
C.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和党中央报喜
D.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各地客商来来往往
20.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急于同中国改善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B.中国采取不再敌视美国的政策
C.美国在华有重大利益
D.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日趋冷淡
21.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
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洗雪耻辱﹣﹣港澳回归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23.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求同存异”“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24.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哪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B.第27届悉尼奥运会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D.第30届伦敦奥运会
25.
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其发明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发明者是( )
A.邓稼先B.焦裕禄C.贾思勰D.袁隆平
26.
2019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B.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使美国对台政策破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