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2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综合题(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2)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3)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4)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

(感悟历史)

(6)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而结束了中国百年多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今年是该事件多少周年纪念日?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能够结束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的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谁?

(4)材料二中的“旗帜”是什么?哪次大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会议事件有关联?这次会议事件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2)“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吗?

(3)根据材料中的“老人”的贡献,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是什么?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列哪一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钱文革、刘援朝
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
7.
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9.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朱德B.彭德怀C.林彪D.***
10.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12.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
13.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14.
“文化大革命”期间制造的最大一起冤案指的是
A.朱德
B.***
C.刘少奇
D.邓小平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对“三农”问题比较关注,下面哪项措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A.土地改革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二月抗争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7.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18.
建国初期,***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轻工业
19.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20.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开放港口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1.
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珠海
⑤海南岛
⑥广州
⑦福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⑥⑦
22.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以下对南方谈话的正确认识有
①强调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
如果要在年代尺中标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的标注方法是
A.
B.
C.
D.
25.
一位工人兴奋的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外开放
26.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