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会议事件有关联?这次会议事件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吗?
(4)根据材料2中的“老人”的贡献,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会议事件有关联?这次会议事件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吗?
(4)根据材料2中的“老人”的贡献,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
小平是新中国元勋。清明节期间广安某班开展了“纪念家乡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材料一: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材料二: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一个中心”的含义是什么?党的哪次会议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中共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
材料一: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材料二: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一个中心”的含义是什么?党的哪次会议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中共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
2.选择题- (共20题)
4.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A.“两个全面”战略 |
B.“实现共产主义” |
C.“三步走”战略 |
D.“两个一百年” |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6.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7.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 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
8.
近年来,我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B.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D.提出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
9.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民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广大的农村物价稳定 | B.广东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D.表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6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2.
载,1978—2013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而同期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我国这一时期GDP年平均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领土面积广大 | B.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C.世界和平稳定 | D.大量外资涌入我国 |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A.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15.
(题文)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
16.
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17.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为下列哪一次会议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A. 中共八大 B. 中共九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A. 中共八大 B. 中共九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1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 )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
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
①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年代
③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④他具有卓越的才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