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据要求回答问题。
(1)战争之因。两次大战的原因各不相同。据图1,写出大战爆发的原因。据图2和图3,写出二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2)战争之程。战役从1916年2月一直延续到12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请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谈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
(3)战争之果。战争有直接和间接结果。据图4,写出战争的直接结果。图5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结束?写出为这一事件的到来,中国军民的2例具体贡献。写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名称。

(4)战争之思。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写出二战后,为防止大战爆发而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以及苏美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
(1)战争之因。两次大战的原因各不相同。据图1,写出大战爆发的原因。据图2和图3,写出二战爆发的共同原因。

(2)战争之程。战役从1916年2月一直延续到12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请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谈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
(3)战争之果。战争有直接和间接结果。据图4,写出战争的直接结果。图5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结束?写出为这一事件的到来,中国军民的2例具体贡献。写出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名称。

(4)战争之思。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写出二战后,为防止大战爆发而成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以及苏美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
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 见下图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请写出推动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的2件大事。
(2)材料二这项发明是哪一个国家率先完成的?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表现之一,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材料三

(4)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四:二战后,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5)阅读材料四,“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 指的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德国人为什么能再次创造经济奇迹?
材料一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材料二 见下图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请写出推动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的2件大事。
(2)材料二这项发明是哪一个国家率先完成的?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表现之一,哪一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材料三

(4)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四:二战后,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5)阅读材料四,“12年的纳粹独裁统治” 指的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德国人为什么能再次创造经济奇迹?
2.选择题- (共5题)
3.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5.
今天,人们用这座可以容纳1600名观众的“环球剧院”来表达对一位天才的怀念之情。他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被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一直是剧院唯一的选择。请问这位天才是( )
A.西班牙人 | B.英国人 | C.法国人 | D.意大利人 |
6.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