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单县启智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1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4

1.综合题(共3题)

1.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她最惨痛的经历是在近代史,作为一国之都,侵略者两次在这里作威作福,为非作歹,迫使最高统治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但这里不是侵略者的天堂,中国劳动人民发起了抗争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三十年后,一个声音在这里震惊了世界,他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大约三十年后,中国人民认真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1)与侵略者两次在北京城作威作福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中国劳动人民发起了抗争运动”的两次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一中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能使你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件大事
(4)1900年是庚子年,想一想,材料二中的“庚子赔款”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5)从这座城市的变迁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请问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3.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李鸿章 图二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
(2)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3)材料二中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4)图13、图14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
(5)据下图,指出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选择题(共15题)

4.
(2015•漳州)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B.沙俄侵占雅克萨
C.英军攻陷广州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
A.英军攻陷南京B.太平军占领天津C.义和团攻占南京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6.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8.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甲午中日战争——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
9.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B.邓世昌
C.戚继光D.林则徐
10.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
A.鸦片战争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D.解放战争
11.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13.
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有密切联系。该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4.
(2015·福州)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培养了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15.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6.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7.
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8.
(2015年随州市)《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