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一次次列强的,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2.
(2016年重庆B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
(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
材料一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1872年清政府选派的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登船放洋。由于风气未开,广大北方地区没有一人入选,学生都来自东南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东南海、新会一带。……他们在国外刻苦求学、勤勉自励,大多学有所成。归国后,在教育、外交、工会、军事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林文《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评析》
材料三1919年前后,出现了一场在近百年中国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学生一面工作,一面求学,同事认真观察和体验法国社会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向国内传播西方文明,而且千方百计向法国和欧洲播撒典雅而迷人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批留美学生来源的区域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评价。
(4)综上,指出历史上留学生发挥的相同作用。
2.选择题- (共16题)
3.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①《八国联军》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5.
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洋务运动破产 |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6.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瑗珲条约》 |
7.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8.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C.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D.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9.
不平等的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0.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3.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筹建新式陆海军 |
C.发展民用工业 | D.派遣留学生 |
16.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7.
(2016年南昌卷) 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 B.三民主义 | C.自由主义 | D.马克思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