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区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1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7

1.综合题(共3题)

1.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初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1900年)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军阀割据在这段时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五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据材料一回答,“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哪个党派的主张?这一党派的成立有什么特点?
(3)结合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4)材料四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5)你如何理解材料五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2.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其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中国人进行的两次重大的探索。某班开展以“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分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史论互证)

(1)填出表格中的史实。(写出一点即可)
(自主探究)
(2)洋务运动是由哪一派别推动的?这一派别是从哪几个面方展开自救的?
(新的发现)
(3)异中有同。同学们发现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有很多相同点。如从学习的对象上看都学习________,从作用上看都_________。
(学有所感)
(4)通过对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救民之路的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要有哪些使命感?
3.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由图一你一定联想到近代中国的相关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中出现了哪些口号?
(2)图一这一重大事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3)有学者指出,“图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4)与图二相关的会议名称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政党的诞生?该政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4.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8.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
在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了诸多冲突。下列不属于此类冲突的是(  )
A.宋教仁案B.二次革命C.清帝退位D.护国战争
10.
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两次讨袁的不同结果,主要取决于(  )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形式D.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11.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12.
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4.
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种行为最早出现在哪在时期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前后
D.新文化运动
16.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中国共产党诞生
17.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给我党提供的最大的教训是(  )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B.必须要武装斗争
C.必须坚持党的领导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8.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共合作实现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体现不包括(  )
A.开始领导工人阶级运动B.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