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孙中山把上述革命纲领阐述为什么主义?上述纲领中,哪个主张最能体现解决民生问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2)依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变法的核心是什么?为实现其主张,梁启超与康有为发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列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写出两个即可)
(4)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材料一 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孙中山把上述革命纲领阐述为什么主义?上述纲领中,哪个主张最能体现解决民生问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2)依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变法的核心是什么?为实现其主张,梁启超与康有为发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列出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写出两个即可)
(4)结合史实,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
15—20世纪是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革、调整和探索的重要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和美国遭受的经济灾难似乎表明西方已经是千疮百孔。……那是一个寻找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与欧盟利益和主导权等问题,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宣布“干净退欧”。
——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与哪一航海家直接相关?依据材料一指出地理大发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材料二中英国成为“巨大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哪一场经济变革?材料二数据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请你举一例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发明。
(3)材料三中欧美遭受了经济灾难,表明西方正发生什么严重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举措渡过了难关?
(4)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标(趋势)是什么?材料四叙述了今天的欧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请你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一方面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空间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欧洲和美国遭受的经济灾难似乎表明西方已经是千疮百孔。……那是一个寻找西方文明缺陷的时代。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 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与欧盟利益和主导权等问题,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宣布“干净退欧”。
——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与哪一航海家直接相关?依据材料一指出地理大发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材料二中英国成为“巨大的工业中心”得益于哪一场经济变革?材料二数据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请你举一例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发明。
(3)材料三中欧美遭受了经济灾难,表明西方正发生什么严重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举措渡过了难关?
(4)二战后欧洲联合的目标(趋势)是什么?材料四叙述了今天的欧洲正面临一系列挑战,请你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3.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经完全摆脱战败的阴影,各经济部门的产值都恢复并超过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日本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的外部因素是( )
A.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 B.提倡“文明开化” |
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 D.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
2.选择题- (共10题)
4.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5.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项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中写道:(日本)“对待支那(中国)朝鲜,只要用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下列属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渡江战役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 ②发动七七事变 ③制造南京大屠杀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资料: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和平统一中国 | B.外交事业的发展 |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D.民主政治建设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