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0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列举题(共1题)

1.
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  
(3)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国民族危机的改革运动是:    
(4)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抗争,这是

2.判断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知识,判断正误并改正
(1)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
改正:  
(2)《南京条约》中割台湾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
改正: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损坏了人类的文明结晶。( )
改正:  
(4)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以金田起义为开始。( )
改正:  
(5)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
改正:  

3.综合题(共1题)

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 B、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3)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器,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 “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对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4.选择题(共12题)

4.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道光帝 ③左宗棠 ④邓世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1895年的《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能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
A.割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
下图是一幅漫画《中国蛋糕》,请问下列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战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入侵中国
7.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中国快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的英国人认为中国快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打败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入侵北京D.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8.
近代史上,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日本B.俄国、英国
C.英国、俄国D.英国、法国
9.
1901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百姓,被清政府强制迁出,主要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地(   )。
A.建教堂B.设使馆C.办工厂D.驻军队
10.
八年级(2)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观点,其中最有力的依据是(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丧失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
学习本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B.帝国的崛起C.侵略与抗争D.王朝的振兴
12.
下图是王刚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课的笔记,请问他在学习(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3.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D.设立京师大学堂
14.
下图内容是一则近代民间自拟的对外“和约”,从内容上看,“和约”最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过程中B.英法联军入侵前
C.《马关条约》签订时D.戊戌变法失败后
15.
(题文)《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转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5.填空题(共1题)

16.
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