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1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07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呜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浑厚、凝重、悠扬的钟声久久回荡在冬日南京城的上空,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l)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人们警示哪一历史事件?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3)请列举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
(4)请写出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
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某校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两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唱。
(1)这首歌曲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炎黄子孙,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

(3)这是一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邮票。清在图1、图2、图3中任选一张邮票,为图片撰写解说词。(提示:从时间、人物、简要经过、影响等方面作答)

2.选择题(共13题)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一对立一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黄埔军校成立一北伐战争一重庆谈判
B.北伐战争一长征一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国民党“一大”召开一南昌起义一三大战役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七事变一淮海战役
4.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指挥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5.
历史不会忘记: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事变,为国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立下了不朽功勋。以下各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
A.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D.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6.
下边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
A.1931年B.1935年C.1937年D.1941年
7.
1937年,埃德加·斯诺在(北平)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8.
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队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沙场。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  )
A.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B.战斗力很差
C.对日作战指挥失误D.武器装备很落后
9.
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10.
针对日本侵华和民族抗战的史实,某同学整理制作了如下表格。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
(题文)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
1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中华民族实现全民族抗战D.爱国华侨的援助
13.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二(1)班第3小组的座位表,把名字填在相应的方格内.

①王明在张亮的东面.

②田方在王明的北面,田方的西面是李星.

③涛涛在李星的西面,在张亮的西北面,小丽在涛涛的南面.

④张亮的南面是小兵,小兵又在刘军的东面,在赵丽的西面.

14.
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 )
A.淮海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15.辨一辨,填一填

风趣    兴趣

①王奶奶讲话很{#blank#}1{#/blank#},人们都喜欢和她聊天。

②小明对画画没有{#blank#}2{#/blank#},他更喜欢唱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