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0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7

1.判断题(共2题)

1.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请判断下列推论。(  )
史实
推论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
清政府“自强”旗号下的自救运动
中共成立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遵义会议
成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

2.综合题(共2题)

3.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4世纪~20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材料一

 ;②  ;③  ;④  
材料二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材料四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英国和法国革命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扩大有哪些典型事件?
4.
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哪一国际会议签订的?这一会议的操纵国中有哪两个欧洲国家?“大萧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3)对比材料一、二,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的“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状况。
(5)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3.选择题(共14题)

5.
“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上述的“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7.
***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8.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A.AB.BC.CD.D
9.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10.
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某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C.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D.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神权主义B.科学思想C.人文主义D.主权在民
12.
下列历史现象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但丁创作《神曲》②《哈姆雷特》问世③颁布《人权宣言》④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3.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己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A.君主立宪,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C.解放奴隶,维护国家完整统一
D.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14.
观察下面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发展变化主要特征的是
A.垄断组织产生发展
B.石油行业竞争激烈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15.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以上引文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辛丑条约》D.《联合国家宣言》
16.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200万降至1939年的800万。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7.
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各国经济、军事的交流B.孤立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C.团结一切力量战胜法西斯国家D.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取得胜利
18.
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A.外国影响
B.民族矛盾
C.意识形态
D.国家利益

4.填空题(共2题)

19.
1861年,俄国废除______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改革,在经济方面,允许______,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20.
一战后,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______”;二战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______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