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04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9

1.判断题(共6题)

1.
法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错误: 订正:
2.
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小芳说“洋务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小明说“洋务运动的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3.
1905年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错误: 订正:
4.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檀香山召开。  
错误: 订正:
5.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长征开始。
错误: 订正:
6.
秋收起义后,朱德率领部队辗转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错误:  订正:

2.综合题(共3题)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玉章老人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到:“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荣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无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亡国条约”指那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3)请举出此前“西方大国”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一例。
(4)当“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参加会试的举人们采取了什么行动?你从吴玉章老人的这段回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8.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表格名称

(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在近代化探索中不同阶段的共同点。
9.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纱厂、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口号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该事件的性质?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社会中哪些阶层的人支持学生?
(3)这一事件结果如何? 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19题)

10.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反抗外来侵略酌光辉历程。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11.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2.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反传教运动D.义和团运动
13.
下列国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的是(   )
A.日本B.澳大利亚C.意大利D.英国
14.
1895年,有人写了这样的对联“台湾今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指哪次外国侵华战争后对朝廷的控诉?(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被迫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与它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大清还是那个大清,朝廷木偶洋人牵”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8.
历史上创办福州船政学堂、收复新疆,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左宗棠B.邓世昌C.谭嗣同D.孙中山
19.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0.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请写出这位英雄的名字(   )
A.林则徐B.关天培C.丁汝昌D.邓世昌
21.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车上书”、“康有为”、“光绪帝”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科举制度废除B.创办海军C.戊戌变法D.福州船政局创办
22.
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的内容的是(   )
A.训练新式军队B.开办新式学校C.废除科举制度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3.
老舍名剧《茶馆》中有这么一段台词:“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与“皇上没啦”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4.
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生地,他们应该去(   )
A.北京B.武昌C.上海D.长沙
25.
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显著的人士( )
A.李大钊B.胡适C.鲁迅D.陈独秀
26.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开始于( )
A.中共一大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南昌起义D.井冈山会师
27.
“打到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南昌起义
28.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