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2)材料二中的维新派发动的变法运动叫什么?变法的内容中,哪一点最能体现其变法的性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1)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请列举洋务官僚的一位代表。他们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口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2)材料二中的维新派发动的变法运动叫什么?变法的内容中,哪一点最能体现其变法的性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后来把这一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材料二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捐,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
(2)材料二中“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到达南京之后建立了哪一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后来把这一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材料二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捐,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
(2)材料二中“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到达南京之后建立了哪一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0题)
6.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