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9

1.综合题(共6题)

1.
中国近代不断遭到外国入侵,开始了多灾多难的近代史。
(1)观察下表,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3)上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性质有着怎样的影响?
2.
(1)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瑷珲条约》割让的领土 B《北京条约》割让的领土
(2)俄国侵占的中国领土在地域分布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地  B太平天国的首都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用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在百日维新中有何具体举措?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文学领域的措施是什么?
5.
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目的是什么?
(2)图2人物领导的变法开始和失败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从图1至图4反映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着怎样的特点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2.判断题(共1题)

7.
阅读下表后判断:
 
主要原因
兴起时间及地区
结果
二次革命
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
1913 江西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
护国运动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 云南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上涂“A”;违背了上述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机读卡上涂“B”;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上涂“C”。
(1).两次运动皆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兴。 (    )
(2).二次革命早于护国运动发生。 (   )
(3).两次运动都爆发于西南地区。 (    )
(4).孙中山在两次运动中都发出了反对袁世凯的号召。(    )
(5).二次革命遭到失败,而护国运动取得一定的胜利。(    )

3.选择题(共9题)

8.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率军收付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9.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0.
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12.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
中国1902——1904年翻译西方书籍统计简表

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 )
A.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B.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
C.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D.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14.
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D.公元1920年
15.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6.
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 拒和     B. 迁都 C. 变法 D. 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