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 八国联军侵华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6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0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中的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张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4)“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2.选择题(共6题)

2.
义和团成员曾愤怒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
B.有利于取得清政府的支持
C.反映了义和团科学的斗争口号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3.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席卷了全国B.是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C.清政府曾承认其为合法团体D.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
4.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政府与农民矛盾缓和
D.农民爱国热情最高
5.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保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利益
C.抢夺圆明园的财物
D.帮助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
6.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描述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A.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