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判断题(共3题)

1.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来定都天京,建立政权。(  )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  
3.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2.综合题(共3题)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根据材料说说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3)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材料四中的思想理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格反映出中国当时处于什么状况?据此,说说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选择题(共10题)

7.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8.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1.
下面不能证明孙中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
A.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B.联合海外华侨成立兴中会
C.与黄兴发动了黄花岗起义D.建立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12.
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来被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中的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3.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15.
下图是今上海市业兴路76号的建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这次大会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6.
1919年4月,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蔡元培等邀请来中国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校讲演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杜威在华巡讲期间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报纸刊登了白话文作品
B.学生纷纷南下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
C.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各地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