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一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综合题(共4题)

1.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那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最终的结果都失败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性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是强盗的赤裸裸的侵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材料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征服.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一运动口号传单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1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
(2)材料2反映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
(3)材料2反映的这一事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 “自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人民始则抱无穷之希望……,不料事与愿违,渐失所望。……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认同等之扶助焉。”
——《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1)材料一所说的“奋斗目标”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确定的?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 “力求廓清军阀”指的是哪些军阀?
(3)有一位共产党员所带领的独立团在材料二所提及的战争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位党员是?
4.
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尤其是1928年上半年他在湘赣边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我们党的革命重心发生了变化,开始走上了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1)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2)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党的工作重心有了怎样的变化?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曾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2.判断题(共1题)

5.

会议名称
时间
内容
作用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确定了进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在紧要关头确定了党的新任务、新政策,挽救了革命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涂“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涂“C”。
(1)两次会议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两次会议都确定了***的领导地位。(  )
(3)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
(4)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
(5)两次会议都在革命危急关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3.简答题(共1题)

6.
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4.选择题(共13题)

7.
中国人民一直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A.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以反侵略为唯一宗旨
B.主要作战地点在京津地区
C.驱逐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大大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8.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①开辟国外市场 ②推销工业产品
③抢占原料产地 ④摧毁中国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
10.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是孙中山,这一设想体现了他(  )
A.关注“民族”B.关注“民权”C.关注“民生”D.关注“民主”
13.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
A. 编成《海国图志》 B. 创办近代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结束封建帝制
14.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内部分裂,军心涣散B.帝国主义不支持
C.卖国复辟,全国共讨D.护国军战斗力强
15.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6.
按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长征胜利
④中国工农红军的正式创建
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17.
孙中山在某次会议上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朝)更甚……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从孙中山的论述看,他此后的实践是(  )
A.成立了中国同盟会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
18.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19.
***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5.填空题(共1题)

20.
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军长征出发地B红军三大主力军胜利会师C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D遵义会议召开地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