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4

1.简答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洗劫圆明园的是哪两个国家?
(3)《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4)请写出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中的一位爱国人士和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腐败,假如你是当时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2.
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综合题(共1题)

3.
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1)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看法有何不同?
(2)对此,你有何认识?

3.选择题(共12题)

4.
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D.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    )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战争目的和性质都相同
C.两次战争中国都战败
D.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动的
6.
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名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
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
9.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0.
如果让你担任记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时,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
11.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有  ( )
①创办军用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筹建海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
12.
许多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3.
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戊戌变法C.公车上书D.成立兴中会
14.
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
A.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B.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15.
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