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综合题(共1题)

1.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___________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所述的标志着什么失败。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98年前,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工人阶级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一定能够努力续写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篇章。
(4)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5)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意义?

2.选择题(共21题)

2.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B.维持鸦片贸易
C.割占中国领土D.对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报复
3.
下面是近代某位人士回忆录的一部分。 回忆录反映的史实是割去了台湾之后……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般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国事, 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他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A.鸦片战争的结果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结果
C.《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
D.《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
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A.鸦片战争的结果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5.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他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只好出国,前往他早年曾求学的檀香山。这时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已三月余,日军已侵人中国东北。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他愈益忧愤,遂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为此“他”
A.发起了“公车上书”
B.组织了兴中会
C.领导了武昌起义
D.发动广州起义
7.
(题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曾播出“于丹谈《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据此回答,历史上率先举起“民主”和“科学”大旗,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
8.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9.
依据历史漫画可以获取和解读信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对此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B.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10.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D.福州船政局
11.设集合M={y|y=2x,x<0},N={y|y=lo {#mathml#}g12{#/mathml#} x,0<x<1},则“x∈M”是“x∈N”的(   )
12.设集合M={y|y=2x,x<0},N={y|y=lo {#mathml#}g12{#/mathml#} x,0<x<1},则“x∈M”是“x∈N”的(   )
13.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可见,维新变法失败是由于
A.顽固派势力强大
B.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时冒进
C.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D.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4.
如下“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中,最具“民主”气息的是( )
A.奖励创造发明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设立京师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新军
15.
如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张银元发行于公元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16.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18.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9.
(题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开国大典
20.
(题文)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 年6月29日有这样一一行字:  “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中共“二大”
D.新文化运动
21.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D.蒋家王朝的灭亡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