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左图右史,认识地图中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自《马关条约》
(1)材料一图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图中江宁是今______(城市名);英国舰队首先封锁的江面是______(河流),《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
(2)据材料二,《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这些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马关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3)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被迫开放”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自《马关条约》
(1)材料一图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图中江宁是今______(城市名);英国舰队首先封锁的江面是______(河流),《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
(2)据材料二,《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这些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马关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3)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被迫开放”的认识。
2.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 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分裂全中国。
——新浪读书《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四 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请回答: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友好交流密切。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9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名称;并写出该战争后中国人觉醒的表现。
(3)材料三中提到“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力和外交之间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材料二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 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分裂全中国。
——新浪读书《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四 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请回答: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友好交流密切。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9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名称;并写出该战争后中国人觉醒的表现。
(3)材料三中提到“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力和外交之间关系的认识。
3.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坐落于中国东部长江冲积三角洲,濒临东中国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它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在中国迈向近代的过程中,上海也是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强开的城门】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艰难的跋涉】
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中,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也与其发展同步。上海,作为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曾经诞生了两颗文化新星,艰难的撑起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之路。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企业名称。(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各举一例)并指出这一时期上海诞生的“两颗文化新星”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上海在近代化探索中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
【喷涌的光芒】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说“洗刷国民脑子”的运动名称,并分析该运动爆发的背景;列举该运动中的其他代表人物及作品(人物、作品各一例)
上海市,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坐落于中国东部长江冲积三角洲,濒临东中国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它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在中国迈向近代的过程中,上海也是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强开的城门】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艰难的跋涉】
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中,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也与其发展同步。上海,作为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曾经诞生了两颗文化新星,艰难的撑起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之路。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企业名称。(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各举一例)并指出这一时期上海诞生的“两颗文化新星”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上海在近代化探索中取得诸多成就的原因。
【喷涌的光芒】
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说“洗刷国民脑子”的运动名称,并分析该运动爆发的背景;列举该运动中的其他代表人物及作品(人物、作品各一例)
2.选择题- (共22题)
4.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赔偿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驻守 |
D.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下列材料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
A.“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义和团运动 |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 |
C.“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马关条约》签订 |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六君子”就义 |
8.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0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涨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南京条约》 | B.《二十一条》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9.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0.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以上说法,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14.
关于资产阶级维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A.军事工业兴起 |
B.政治体制的变革 |
C.民主思想的传播 |
D.近代化道路探索 |
15.
***曾说:“上世纪60年代初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工业中属于张之洞创办的有(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8.
《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转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9.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十国峰会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就全球金融经济合作举行的最高领导峰会,其中第1次和第3次均在美国举行,第6 次在法国举办,2016年第1次在中国杭州举办。举办国由发达国家主导逐渐转移到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充分表明( )
21.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出现在( )
A.戊戌变法后 | B.洋务运动后 |
C.辛亥革命后 | D.新文化运动后 |
22.
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B.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
C.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24.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
B.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 |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D.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