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9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材料四: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良”和“革命”对当时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当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据材料四,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哪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2.选择题(共11题)

2.
中国近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红头军”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洋人”指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洋枪队
D.八国联军
3.
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马神甫事件”B.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
C.“亚罗号事件”D.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4.
民生问题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是
A.张之洞
B.康有为
C.鲁迅
D.孙中山
5.
以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史实作为导火线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护国运动
D.公车上书
6.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问“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②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③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④都以失败而告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9.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10.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1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2.
“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的爆发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