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泸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8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2题)

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圈定各自的势力范围。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客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图所示的租借地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中香港岛被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图二胶州湾租借地何时被强占?胶州湾的被强占,加快了哪一派别的救亡图存运动?
⑶材料一中,英国认为应以何种方式侵略中国?得出这一教训的“团匪之事”指什么运动?《辛丑条约》是如何体现这一侵略方式的?
⑷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哪个省?“凡尔赛的调停人”将这个省份的特权转让给了哪个国家?由此引发的“示威游行”是什么运动?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
⑸综上所述,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
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主要是兴办什么工业?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最终结束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4)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2.选择题(共28题)

3.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的陷落
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虎门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D.《瑷珲条约》的签订
5.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驻守
D.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
1856年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
A.虎门销烟B.“亚罗号事件”C.金田起义D.天京事变
7.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8.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日渐暴露后,极力反对其复辟帝制的有
①孙中山  
②梁启超  
③蔡锷  
④康有为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材料中提到的先生是(    )
A.谭嗣同B.孙中山
C.***D.邓小平
11.
领导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李大钊B.刘道一C.黄兴D.秋瑾
12.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3.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人是( )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
14.
许多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他(   )
A.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B.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5.
某一历史人物的葬礼上,贴着这样一副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该历史人物是
A.宋教仁
B.袁世凯
C.孙中山
D.蒋介石
16.
民国建立之初,时人撰写了对联一幅:“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 ( )
A.《临时约法》的内容B.清帝退位
C.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D.军阀混战
17.
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这次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是因为  ( )
A.袁世凯废除了总统制,宣布称帝B.袁世凯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
C.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D.是革命派的意愿
18.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x 轴上的点 P(a,0) 的直线与抛物线 y2=8x 交于 A,B 两点,若 1|AP|2+1|BP|2 为定值,则实数 a 的值为(    )
20.x 轴上的点 P(a,0) 的直线与抛物线 y2=8x 交于 A,B 两点,若 1|AP|2+1|BP|2 为定值,则实数 a 的值为(    )
21.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22.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应该去下面的哪些地方?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
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
①强渡大渡河
②渡过金沙江
③四渡赤水河
④飞夺泸定桥
⑤爬雪山、过草地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24.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成立
25.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  )
A.发动了辛亥革命B.建立了中华民国
C.爆发了五四运动D.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26.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新文化运动②中共“一大”的召开③五四运动④北伐战争⑤武昌起义。
A.⑤①②③④B.⑤①③②④C.⑤②①③④D.⑤①④③②
27.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共三大召开B.国民党一大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D.北伐战争的开始
28.
***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共产党领导人***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你认为毛泽为;“自行其是”的行为是( )
A.成立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建立革命军队,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领导工人运动,夺取中心城市
D.确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9.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
A.蒋介石B.李宗仁C.叶挺D.彭德怀
30.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红军渡过金沙江
D.召开遵义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