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8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

1.综合题(共4题)

1.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编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三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1866年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1872年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四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编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学习外国利器”的根本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三,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三中李鸿章在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2.
阅读下列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了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指什么?
(2)此材料说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时间是什么?
(3)领导此事件的人物有哪些?(至少两位)
(4)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新浪网等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2)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5题)

5.
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数千年来中国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对这一思想实践的革命性纲领是( )
A.颁布《土地法令》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颁布《土地法大纲》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6.
近些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
A.英俄侵略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军
7.
如下图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
A.关天培B.左宗棠C.林则徐D.邓世昌
8.
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
9.
《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赔偿白银4.5亿两
B.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10.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11.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
“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郑成功D.戚继光
13.
张华参加“开心辞典”的答题活动,他要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14.
下列军阀中属于奉系军阀的是( )
A.冯国璋B.吴佩孚C.张作霖D.段祺瑞
15.
下列对于军阀混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军阀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扶植B.主要有奉系、皖系、直系
C.掌握北京实权的是曹琨和冯国璋D.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6.
“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D.训练新式军队
17.
人们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主要是因为它传播了( )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D.民主科学思想
18.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9.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  )
A.发动了辛亥革命B.建立了中华民国
C.爆发了五四运动D.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20.
军校中大家经常会提到一个备受大家尊崇的人物——“周公”,此人当时任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请判断此人可能是( )
A.***B.蒋介石C.孙中山D.周恩来
21.
***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挺进大别山
22.
下图所示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草地行军》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豪言壮语与漫画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3.
学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单元后,历史老师让朱红谈谈自己的认识,你认为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②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
④红军被迫长征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4.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副挽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指的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D.北伐战争
25.
某年北京的街道上,一群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标语,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游行、集会。这是下列哪一事件中的场景
A.公车上书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
26.
***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
A.北伐战争胜利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D.“一五”计划完成
27.

要创建良好的新集体,我们应该(  )

①确立共同的目标并不懈努力

②积极地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

③树立竞争意识,以我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④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前进

28.

要创建良好的新集体,我们应该(  )

①确立共同的目标并不懈努力

②积极地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

③树立竞争意识,以我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④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前进

29.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   )
A.京师同文馆B.太学
C.强学会D.京师大学堂

3.填空题(共5题)

30.
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
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
32.
严复译述的《_____________》,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思想;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3.
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34.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部队与***的部队在___________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6年10月,红军主力在_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