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
3.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说“这次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次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3)“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
(4)这场运动有何历史地位?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二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说“这次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次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3)“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
(4)这场运动有何历史地位?
(5)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4.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至少写出三次)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行动?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至少写出三次)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行动?
3.选择题- (共28题)
13.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②④ |
19.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自强、求富 | B.民主、科学 | C.民主、共和 | D.立宪、议院 |
27.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