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复兴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08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840年6月英国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武力要挟下,清政府被迫与之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辛亥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东方“小国”是哪一个国家?“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
材料三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伟大的维护中国国家主权的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这场反侵略战争,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反侵路战争有何不同?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条约的签订使我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体现在哪一点?图二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从哪一内容可以看出?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2.选择题(共17题)

3.
下面是张杨同学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笔记中缺少了标题,如果你与他合作,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标题?()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4.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
“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可能出现的画面是: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6.
主张“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康有为
C.林则徐
D.严复
7.
***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
8.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9.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D.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
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③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解放军英勇善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辽沈战役
C.北伐战争
D.渡江战役
13.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政治路线为争取下列哪一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A.解放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西藏
14.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包产到户”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 农村     B. 中小城市 C. 大城市 D. 国有企业
16.
从1985年起,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
B.乡镇企业
C.民营企业
D.私营企业
17.
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西周分封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18.
(题文)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A.金字塔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D.佛教
19.
“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这是指哪国的民主政治?
A.阿拉伯
B.希腊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