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海南三亚梅山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82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2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它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些战争?(4分)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6分)
(3)材料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4分)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2.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指哪些人?(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3分)
(3)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4分)
(4)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2分)

2.选择题(共16题)

4.
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的造成北京城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5.
省博物馆拟举行“林则徐生平与禁毒展览”,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虎门销烟C.戊戌变法D.收复新疆
6.
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70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 ( )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D.博爱与人权
8.
洋务运动期间,一个留学生想到当时的军事工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开平矿务局B.上海机器织布局
C.天津电报总局D.江南制造总局
9.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自强”与“求富”
C.“民主”与“科学”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0.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下令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乙说,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丙说,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丁说,他是没有地方可逃了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2.
下列事件,与下图中的人物无关的是(    )
A.成立兴中会B.提出三民主义
C.领导辛亥革命D.创办《新青年》
13.
目前,红色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热点。右图是上海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设计与图片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14.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红军长征
15.
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16.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7.
《长征组歌》里写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
18.
鲁迅曾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一炮指的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辛亥革命
19.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