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它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些战争?(4分)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6分)
(3)材料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4分)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它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些战争?(4分)
(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6分)
(3)材料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4分)
(4)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2.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指哪些人?(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3分)
(3)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4分)
(4)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2分)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届全体宣言》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指哪些人?(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3分)
(3)你知道一直被中国青年传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4分)
(4)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要求语言生动,富有号召力。(2分)
2.选择题- (共16题)
10.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下令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 B.乙说,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
C.丙说,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 D.丁说,他是没有地方可逃了 |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13.
目前,红色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的热点。右图是上海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设计与图片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
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
17.
《长征组歌》里写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 D.扩大革命根据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