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新店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80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9

1.综合题(共5题)

1.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单元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单元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A:____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B: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C:____
 
 
D:大跃进和____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E:实行____
F:____
 
 
G:全面免除农业税
H:____
 
(1)请依次写出ACDEFH对应的事件或编号。
(2)进行A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年完成,由此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3)从表格中找出哪一措施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了危害?(请写出对应字母)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纵观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展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 我国某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材料三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材料一中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直接得益于我国农村改革什么政策?其“伟大的历史作用”如何?
(3)材料三中深圳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随着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什么新发展?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脚印)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7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自给自足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1)上述材料是小虎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根据教材内容及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的部分总结。材料中有4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原题画线部分不得改动)
(歌曲中见证)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无限的思念)

(3)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的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选择题(共20题)

6.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7.
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在北京召开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8.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1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11.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
C.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新的长征”。“新的长征”中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A.深圳
B.珠海
13.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新的形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作出了科学回答,即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中国梦”
1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D.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新时期B.新时代C.新征程D.新阶段
1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7.
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8.
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9.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0.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1.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22.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23.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24.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5.在一普通的密闭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下列的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