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word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79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回答问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ABCDE之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珠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
(3)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4)你能试着总结一下清朝战败的原因吗?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运动,分别提出了“师夷长技”和“变法图强”的口号。
—— 摘自齐世荣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两次运动的名称。
(2)材料一中的“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二:阅读下列两幅历史人物图片

(3)图中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4)图中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章宗祥等人。
——五四运动口号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这场运动的性质如何?
(2)材料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是留给我们青少年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能说出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吗?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精神呢?
材料二:“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必武作于1961年
(3)材料二中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4)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者之间有何必然联系?

2.选择题(共17题)

4.
“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辆白银;清政府准许鸦片进口。”该内容与下列哪部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5.
阅读下图内容,该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形势
D.武昌起义态势
6.
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已在1862年指挥的一场战事时,曾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募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交战,交战即败。”这位英勇的将领是(  )
A.李秀成B.陈玉成C.邓世昌D.洪秀全
7.
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发生在哪一年(  )
A.l839年B.1860年C.1895年D.1911年
8.
学习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即在注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下列结论“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依据的史实是(  )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括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9.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①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③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④失去台湾太让人心痛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11.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13.
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
14.
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洋务派的形成B.总理衙门的设立
C.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D.新式教育的兴起
15.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失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
A.有效抵御了西方的侵略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6.
读下图,该图所示的是(  )
A.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五四运动的爱国口号
C.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D.义和团运动的有关规定
17.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各”。如果以“维护共和”为主题开展纪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最为恰当的应是(  )
A.武昌首义B.建立民国C.颁而《临时约法》D.反对袁世凯复辟
18.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9.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①国共合作的实现②共产党员的英勇奋战③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④人民群众的支援(  )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
鸦片战争前后,为了解西方世界,中国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魏源便是其代表之一。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
A.宣传革命思想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D.主张“实业救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