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7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材料二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
(2)这次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你理解的首义精神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

时间

农业税收人

工商业税收人

其他收人

总收人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年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年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人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

2.列举题(共3题)

4.
列举资产阶级革命志士成立的革命团体
5.
列举洋务派的五个代表人物  
6.
(题文)请列举“戊戌六君子”(只列举出其中5位即可)

3.选择题(共19题)

7.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扬的是黄海海战中下令撞击敌舰,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A.丁汝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邓世昌
8.
下图漫画反映了清朝末期国内时局。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
10.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13.
读书深入思考,通达真相、真理、真谛。下图是小明读过的众书中一本,该书讲述的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4.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A.俄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15.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6.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
A.中国的封建帝制正式结束
B.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
17.
小明在阅读中,发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第二种说法中社会思想的变革是指( )
A.维新变法B.民主、科学C.马克思主义D.民主共和
18.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以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经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发动护法运动 ③组建国民党  ④成立同盟会  ⑤发动广州起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
洋务派与顽固派分歧的实质是(  )
A.维护清王朝的方式。B.如何镇压人民革命
C.是否允许发展资本主义D.要不要与西方"和好"
20.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1.
下面是802班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举办的图片展中的3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23.
(题文)我国废除下图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
24.

下列图片分别跟社会公平和我国国际地位这两个主题直接相关的一组是(    )


25.

下列图片分别跟社会公平和我国国际地位这两个主题直接相关的一组是(    )


4.单选题(共1题)

26.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3道)

    选择题:(19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