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决定对华发动战争,因而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
(2)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故称“第二鸦片战争”。 ( )
(3)1856年,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 ( )
(4)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 )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为维护中国权益,俄国与德、法一起强力干涉,日本被迫同意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 )
(6)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
(7)《辛丑条约》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8)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维护清朝统治。( )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决定对华发动战争,因而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
(2)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故称“第二鸦片战争”。 ( )
(3)1856年,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 ( )
(4)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 )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为维护中国权益,俄国与德、法一起强力干涉,日本被迫同意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 )
(6)义和团运动在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
(7)《辛丑条约》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8)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维护清朝统治。( )
2.综合题- (共3题)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列强可驻兵;拆除大沽到北京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4)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宁,对此你有何认识?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列强可驻兵;拆除大沽到北京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4)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宁,对此你有何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上奏朝廷)李鸿章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经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人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致激民变。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排众议,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以避之。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材料三:1881年,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建了铁路。
——摘编自《近代化资料汇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主要原因。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上奏朝廷)李鸿章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经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人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致激民变。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排众议,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以避之。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材料三:1881年,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建了铁路。
——摘编自《近代化资料汇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主要原因。
4.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强国]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制度强国]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技术强国]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办的历史意义。 [制度强国]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失败说明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有什么区别
3.选择题- (共11题)
5.
某班举行“中日甲午战争祭”的主题班会,以哀悼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下列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①邓世昌 ②丁汝昌 ③谭嗣同 ④ 刘步蟾
①邓世昌 ②丁汝昌 ③谭嗣同 ④ 刘步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9.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B.《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
C.《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D.《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
11.
不平等的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绞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始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4.
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企业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 |
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 |
C.列强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
D.其旨在维护腐朽的清朝专制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