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073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国,产生至今都震撼这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次灾难性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本国的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对哪一理论进行创新性实践的结果?图片反映了两国走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8题)

3.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下列表格内容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
陈独秀
1901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8年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学习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D.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5.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前景。其中“光明的前景”指的是( )
A.建立资产阶民主共和国B.效法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6.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江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了,入虎穴!”这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国外执行一项重大外交任务时,在飞机上写下的一首打}由诗。这里的“外交任务”是
A.参加万降会议B.参加中美建交谈判C.重返联合国D.参加入世谈判
7.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选项中,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无关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8.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界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9.
马克思和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的文化成果,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上述内容说明了
A.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
B.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0.
1848年-1856年担任印度总督的英国人拉姆齐,将印度各独立省份一一兼并后融合为一个现代的集权国家。他还开发了印度的铁路运输系统,建立了集中的邮电体系,开发了电报业务。在社会改革方面,他支持取缔杀害女婴的习俗,提倡学校教学使用通俗语言,并特别提倡子女教育,上述情况表明
A.印度的民族经济得以振兴B.英国与印度的民族矛盾得以缓解
C.英国与印度实现了共同发展D.英国的殖民统治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的近代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