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71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4

1.选择题(共19题)

1.
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你认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侵占中国领土
D.在中国投资办厂
2.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永安封王
B.西征失败
C.天京事变
D.安庆陷落
3.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朝作家丘逢甲的《春愁》创作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成为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
B.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
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D.《辛丑条约》的签订
5.
口号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下列口号与事件相一致的是
A.自强求富-----戊戌变法
B.民主共和-----洋务运动
C.民主与科学-----辛亥革命
D.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6.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一个侧面表明(  )
A.赔款数目庞大
B.割让大量领土
C.清政府注重发展友好外交关系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7.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尚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解决材料问题而兴办的近代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京师同文馆
8.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这些文字表达的是    的观点。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10.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的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孔子和孟子
B.民族与民权
C.民生与共和
D.民主与科学
11.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八月一日
B.《新青年》
C.地道战
D.五四运动
12.
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的是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省港大罢工
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D.武昌起义
13.
“山下旌旗展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词是1928年秋***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填的词,此地是
A.英雄城南昌
B.井冈山
C.红色首都瑞金
D.陕北
14.
在长征路中,展示***军事指挥才能,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是
A.血战湘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15.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16.
教育部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回归历史,正本清源,也更加符合民众的认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的标志分别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和国民党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18.
“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战役最后阶段88师524团400多人(宣称八百壮士)在谢晋元指挥下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孤军血战四昼夜。消灭日军200多人,史称八百壮士守孤岛。此役发生在
A.东北抗战
B.长城会战
C.淞沪会战
D.南京保卫战
19.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时,我国军队取得一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该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保卫战
D.远征军仁安羌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