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关,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欲其林 
(2)便还家 
(3)无论魏晋
(4)处处
(5)太守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遂与外人间隔。
【小题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小题4】虚构的世外桃源,干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永恒的魅力?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遮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凤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小题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题2】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后者”指代什么?
【小题3】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小题4】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小题5】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候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
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小题6】选文第三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7】3月24日是玲玲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贺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

3.综合性学习(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ŭn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ŭn(______)吸   (______)岸   (______)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
(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4.
“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阜阳九中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宣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2)阅读(材料二)请补充填写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材料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答:“低碳生活”的关键是____和____。
(3)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几个栏目。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4)某校八年级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②作为班长,你向同学们提出哪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