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1)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由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
时间 | 主要内容 |
1月1日 |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
1月15日 | 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
2月12日 | 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
2月13日 | 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 |
3月3日 | 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
3月10日 |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
3月11日 |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4月1日 | 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
(1)大事记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由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践行这一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7题)
4.
1916 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5.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 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 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A. 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 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
6.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因为孙中山
A.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C.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
D.领导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
8.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袁世凯死了”,下联“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联和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最主要理由是他
A.窃取了革命果实 |
B.排挤孙中山 |
C.出卖了洋务派 |
D.复辟帝制 |
9.
曹锟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也是保定王。曾靠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靠贿选当上总统,充分反映出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局特点是


A.政局动荡 |
B.军阀混战 |
C.任人唯亲 |
D.中外勾结 |
10.
1911年10月12、13两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这是针对中国发生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武昌起义 | D.南昌起义 |
11.
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相比较,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增加了
A.民族革命内容 |
B.民主革命内容 |
C.民权革命内容 |
D.民生革命内容 |
15.
中共“二大”指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这段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A.放弃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
B.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
C.受右倾错误路线的影响 |
D.明确了民主革命原则 |
16.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D.国共合作实现 |
18.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 | B.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
C.发动辛亥革命 | D.建立了中华民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