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6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4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摘自中学历史教参
(1)举一实例说明张謇是一位“状元实业家”。你认为他的企业在哪个时期发展最红火?张謇办企业,体现了他怎样的救国主张?
材料二: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孙中山先生》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3)材料三,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材料)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二: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图中***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请回答: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就。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商谈实现了国内和平吗?请用史实说明。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出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6题)

3.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军事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上述评价针对的是太平天国的
A.封王建制
B.定都天京
C.孤军北伐
D.天京事变
4.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魏源B.林则徐
C.曾国藩D.左宗棠
5.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
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8.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康广仁
9.
下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A.江西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10.
***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11.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12.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的。“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李大钊
B.陈独秀
C.***
D.邓小平
13.
小明在读课外历史书的时候,看到“抗日战争”“八路军”“第一个胜利”几个词,你帮助他分析一下,这一历史事件一定发生在
A.平型关
B.台儿庄
C.延安
D.南京
14.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15.
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
17.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
18.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