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9月4日,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北京,维新派对他寄予厚望。但当他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谭嗣同拒绝逃亡,后与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起被清政府杀害。这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失败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
(3)戊戌政变后,谭嗣同等六位维新人士被清政府杀害。
(4)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坚持斗争。
(5)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9月4日,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北京,维新派对他寄予厚望。但当他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谭嗣同拒绝逃亡,后与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起被清政府杀害。这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失败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
(3)戊戌政变后,谭嗣同等六位维新人士被清政府杀害。
(4)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坚持斗争。
(5)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2.综合题- (共5题)
2.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前期和后期分别“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6月3日”前后,该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何时?它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前期和后期分别“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6月3日”前后,该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何时?它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
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的道路。
请回答: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你写出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需要曾改编过的名称。
(2)“遵义会议”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过程中?它的主要内容是?
请回答: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你写出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需要曾改编过的名称。
(2)“遵义会议”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过程中?它的主要内容是?
4.
国共两党合作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合作中,孙中山先生确立了哪三大政策?
(2)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四军独立团的领导人是谁?
(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合作中,孙中山先生确立了哪三大政策?
(2)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四军独立团的领导人是谁?
5.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接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1)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
(3)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接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1)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
(3)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
6.
(1)观察下图,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地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

A、九一八事变发生地点
B、一、二八事变发生地点
C、一、二九运动爆发地点
(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卢沟桥事变前日本侵略中国进程的特点

A、九一八事变发生地点
B、一、二八事变发生地点
C、一、二九运动爆发地点
(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卢沟桥事变前日本侵略中国进程的特点
3.选择题- (共1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