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引自马克思的话
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6分)
(2)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2分)
(3)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引自马克思的话
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6分)
(2)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2分)
(3)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2分)
2.
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革命陷入了低潮。
材料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者是谁?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是什么?(4分)
材料一: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革命陷入了低潮。
材料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者是谁?材料二中的武装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是什么?(4分)
2.选择题- (共18题)
3.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 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
C.开放通商口岸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 )
A.163周年 | B.173周年 | C.183周年 | D.193周年 |
6.
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赋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创作背景是
A.洋务运动破产 | B.《马关条约》签订 |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公车上书失败 |
8.将函数f(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 {#mathml#}{#/mathml#}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对满足|f(x1)﹣g(x2)|=2的x1、x2,有|x1﹣x2|min= {#mathml#}{#/mathml#} ,则φ=( )
9.将函数f(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0<φ< {#mathml#}{#/mathml#}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的图象.若对满足|f(x1)﹣g(x2)|=2的x1、x2,有|x1﹣x2|min= {#mathml#}{#/mathml#} ,则φ=( )
11.已知 {#mathml#}{#/mathml#} ,若P点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的最大值等于( )
14.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7.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N*,已知a1=1,a2= {#mathml#}{#/mathml#} ,a3= {#mathml#}{#/mathml#} ,且当n≥2时,4Sn+2+5Sn=8Sn+1+Sn﹣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