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八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67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9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江南制造总局是在谁创办的军事工业?
(2)图2反映了哪一个历史事件?
(3)图3的人物是谁?他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什么革命?
(4)图4“民主科学”是哪一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景点的相关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自图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正确道路?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于何时?
(3)图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口号出自的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请指举出上文中所说“国贼”一人。
(3)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学习运动中学生们的一种什么精神?
4.
材料论述
在大草地上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有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阴……但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
(1)红军长征中“三军”胜利会师是指哪“三军”?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判断题(共1题)

5.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后期,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学生。这种说法对吗,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30题)

6.
19世纪末,一艘日本轮船沿着新开辟的通商口岸航行,从杭州出发,先经过沙市,到达重庆。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7.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8.
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
C.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9.
下列属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史实的是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连任
②查封报馆,限制人民言论
③解散国会,撤销国务院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
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下列事件不在北京发生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五四运动
C.中国同盟会成立
D.卢沟桥事变
11.
1910年春,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国共产党    D. 中国国民党
12.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  )
A.师夷长技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民主科学时代
13.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遵义会议确立了***的正确领导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突出的革命成果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国民政府建立并迁都武汉
C.建立了一支几十万人的国民革命军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5.
中国大革命运动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反对国民党右派的背叛革命
B.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必须能提出团结多数的口号
D.必须独立自主的掌握革命领导权
16.
把“八一”定为建军节,主要是因为
A.南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B.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
C.纪念***领导了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17.
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A.贺龙
B.叶挺
C.廖促恺
D.彭德怀
18.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国共合作的开始
B.八七会议的召开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长征的胜利结束
19.
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旅行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瑞金革命根据地
④甘肃会宁城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0.
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
21.
井冈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A.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D.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22.
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北上抗日
B.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为了把革命形式推向全国
D.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23.
大革命期间有不少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校”是指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24.
“……哪里有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80周年
B.86周年
C.90周年
D.96周年
25.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 )
A.北伐战争开始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C.国民政府建立
D.黄埔军校正式建立
26.
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27.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的“远征”(    )
A.是为了北上抗日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28.
尽管他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却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功绩和影响而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就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D.董必武
29.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
30.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军长征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②⑤①C.③④⑤①②D.③④⑤①②
31.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    )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2.
.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四爱国运动
33.
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里的“她”是指( )
A.中华人民共和国B.中国共产党
C.中国国民党D.中国工农红军
34.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35.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有6国科学家,其中只有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