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0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C.诗歌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小题2】请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注释)①既:尽。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③重(ch6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小题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焉(_____)(2)公将之(_____)
(3)宋师败绩(_____)(4)国人皆公(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将驰之  为军也
B.又告    何
C.言和色夷 既陈后击之
D.惧有伏  门官歼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小题4】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之妻臣(_____) (2)时时而进(_____)
(3)用凶器(_____) (4)战者德也(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小题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时光里的樱桃树》一文,完成小题

时光里的樱桃树

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平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

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欢天喜地去集市购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的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也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开花结果。樱桃成了我的念想,年年盼着结出甜美的果实。

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樱桃花儿谢后,长出了樱桃,一抓儿一抓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叫着悦耳的歌声,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屎。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是可以吃到樱桃,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见孩子们招呼尝几颗红樱桃。说是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与母亲聊起当年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

⑤现在,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绿茵茵遮住老屋的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花,而是樱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

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的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樱桃树”伴随“我”的成长为线索,写出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B.第②段中写母亲执意种“好吃树难栽”的樱桃树,体现出她的固执。
C.文章中多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樱桃树的喜爱。
D.文章于叙事中兼顾抒情,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细腻而又真挚。
【小题2】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去集市购买小樱桃树时,母亲的心情
(2)樱桃成熟时,母亲的做法
(3)“我”大学毕业后,樱桃红了时,母亲的心理
【小题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
(1)赏析画线句子
(2)赏析加点词语
【小题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5】作者为什么说“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对比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节选)

(乙)诸葛亮与司马懿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资治通鉴》节选)

注:①司马懿(yì):人名②辛毗(pí):人名③仗节:手持符节④佐治:辛毗的字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
(3)亮挑战_______________(4)亮乃懿巾帼妇人之服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制之
A.咨臣当世之事B.先帝不臣卑鄙
C.伤先帝之明D.光先帝遗德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诸葛亮的品质,(甲)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乙)文主要体现诸葛亮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共2题)

6.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礼收到梅森的阻拦后,简·爱悲痛欲绝,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后来做了一名乡村教师。(_____)
(2)简·爱在罗沃德学校也曾遭受过磨难,所以,简·爱一毕业就离开了罗沃德学校,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_____)
(3)罗切斯特放火焚烧了桑菲尔德庄园时,不慎烧伤了自己的眼睛,简·爱得知后,最后又回到他身边去照顾他。(_____)
7.
阅读《简·爱》选段,按要求作答。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

选文是简·爱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话?这段话可以反映出简·爱是一个具有什么品质的人?

6.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船儿只有挣脱了缆绳的约束,才会有惊涛骇浪中劈风远航的洒脱。蝶儿只有冲破了茧的束缚,才会在柔光中蹁跹飞舞出生命的辉煌。不要总活在围墙里,抬眼望望,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呀,要勇于探索,勇敢追寻!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围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xx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