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12月2日)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
(2)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请写出1894年——1905年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
材料三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
(3)这是孙中山先生逝世时蔡元培先生书写的挽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指的是什么事件?首先发生在哪里?你认为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12月2日)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
(2)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请写出1894年——1905年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
材料三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
(3)这是孙中山先生逝世时蔡元培先生书写的挽联。其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指的是什么事件?首先发生在哪里?你认为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材料一

(1)这些人物与近代哪一运动密切相关?任选其中两位介绍一下他们在这次运动中的活动和贡献。
(2)说出两个这次运动中的流行语。
材料二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3)这一事件的发生源于这次运动的影响。从这则材料来看这次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材料中反映了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你觉得应当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1)这些人物与近代哪一运动密切相关?任选其中两位介绍一下他们在这次运动中的活动和贡献。
(2)说出两个这次运动中的流行语。
材料二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3)这一事件的发生源于这次运动的影响。从这则材料来看这次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材料中反映了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你觉得应当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3.
材料一:

(1)下图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在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影响下,结合下图,回答在上海发生了什么大事?
材料二:

(3)材料二中两幅图片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从这一历史事件的历程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哪些一直激励后人的精神?
(4)材料二中图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何意义?
(5)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
①它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②它在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宝贵精神财富
③它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在途中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下图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在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影响下,结合下图,回答在上海发生了什么大事?
材料二:

(3)材料二中两幅图片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从这一历史事件的历程来看,我们能够感受到哪些一直激励后人的精神?
(4)材料二中图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何意义?
(5)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
①它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②它在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宝贵精神财富
③它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④在途中确立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4.
从1931年到1945年,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抗战的是哪一事件?发生在哪里?
(2)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起事件的发动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结果如何?
(3)中国全民族开始抗战的标志事件?
(4)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些会战?(列出三个)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5)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什么战役?这次大规模战役有什么意义?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是哪一天?请你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抗战的是哪一事件?发生在哪里?
(2)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起事件的发动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结果如何?
(3)中国全民族开始抗战的标志事件?
(4)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哪些会战?(列出三个)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5)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什么战役?这次大规模战役有什么意义?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是哪一天?请你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5题)
10.
下列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平壤战役--旅顺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
B.平壤战役--威海卫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 |
C.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战役--威海卫战役 |
D.黄海海战--平壤战役--旅顺战役--威海卫战役 |
12.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 |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5.
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的发动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
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C.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D.戊戌变法没有对近代中国产生积极影响 |
24.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这次战役的作用是
A.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
B.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