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什么事?“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当时具体指什么事件?
(3)国民党对红军开始了疯狂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不得不战略转移,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哪一年什么事件?为什么说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图一是某历史事件的纪念碑,该历史事件是什么?图一反应的事件发生后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怎样?
(2)图二中的报纸报道的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要意义?
(3)图三事件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是哪里?这次事件爆发之后中国驻守军队的态度如何?
(4)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5)图四、五反映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什么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选择题- (共24题)
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背景是面临着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④始于北平后扩大到全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遵义会议——***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
D.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A.南昌起义 ![]() | B.北伐战争 | C.秋收起义 ![]() | D.井冈山会师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⑥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⑤④②③⑥ |
C.①②④⑤⑥③ | D.①④⑤③②⑥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 | 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
A.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B.局部性抗日战争开始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
B.南京大屠杀惨案 |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
D.重庆大轰炸惨案 |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9